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启事

发布者:陈美红发布时间:2025-03-21浏览次数:6624

    一、学校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气象学为国家 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等9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生态学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气象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大气科学、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任教师2300余人,外聘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26人、IAA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111人、省部级人才500余人。现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55个。



   二、学院概况

    (一)历史沿革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60年建校时设立的气象系物理教研组,历经基础课部、基础科学系、电子信息与应用物理系、物理学系、数理学院等发展历程,201111月成立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至今。学院现设有应用物理系、光电工程系、公共物理教学部以及光电研究院、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共享)、大气光电探测与信息融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光子学与光电探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大气光电智能感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教学系部、实验和科研平台。学院坚持“精英化、国际化、技能化”的人才培养导向,主要培养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光电子、物理学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技术研发及生产应用的专门人才。


   (二)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光电信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光学工程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开设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二期,应用物理学专业2021年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光电产业集群基地”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于2020年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2021年)和《大学物理实验》(2024年)获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

    (三)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6人、副教授34人,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0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69.44%,专任教师博士化率95.83%,具有海外研修经历(一年及以上)的教师42人,占比58.33%,其中8位教师在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学院现拥有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学者、江苏省教学名师、省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42人次。


   (四)科学研究

学院在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光谱检测与智能处理、光纤传感技术、大气污染物及光电探测、新能源光电器件材料、凝聚态与计算物理等领域开展多元化科研工作。自“十三五”以来,学院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67项,获批省部级项目39项、横向课题99项,总科研经费达11898.90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03篇,其中SCI收录659篇,编写专著、教材9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8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7项、省高校奖励1项。


   三、招聘类型及待遇

    (一)龙山学者

    1、申请条件

该人才计划坚持“自由申报、择优培育、目标考核、动态管理”原则,新引进人才以及在职在岗教师均可申报。相关政策可咨询工作人员。

经评估具有良好发展潜力,有望冲击江苏省和国家级人才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可申请“龙山学者支持计划”第五至第三层次。

    2、相关政策和待遇

1  龙山学者支持计划”层次与待遇

支持层次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第五层次

年薪

提供具有竞争力薪酬(面议)

     ◆“龙山计划”分五个层次,考核依据《“龙山学者支持计划”成果认定与积分标准》、各层次积分要求以及目标任务书,采取量化考核方式。

    ◆申报人员积分核算周期以及入选人员培养、考核周期均为五年。积分来源不限,本计划认可的各类成果(参照《“龙山学者支持计划”成果认定与积分标准》)均可纳入积分。

    ◆新教师(一年内)申报本计划的,参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引进人才综合评估积分表(2021版)》。

    港澳台教师:港澳台籍高层次人才应取得博士学位,教学和科研能力较为突出。参照龙山学者相关政策执行,考核方面采用积分制或个性化(协议约定)考核方式。参照优秀师资提供安家费或安置费;办理南京市社会保险;提供租赁型人才公寓或租房补贴(1500/月);按照政策发放旅费补贴(1 万元人民币//人)。

    非华裔外籍教师:非华裔外籍教师应取得博士学位,能够熟练使用英文讲授专业课程,且具备较高科研能力。参照龙山学者相关政策执行,考核方面采用积分制或个性化(协议约定)考核方式。外籍教师首聘期一般为5年,其中试用期1年。办理南京市社会保险;在职期间提供租房补贴1500/月(税前,随工资发放);按照政策发放旅费补贴(1-1.5万元//人)。拟聘学院在校内为外籍教师配备一名青年教师担任专职联络员,负责协助外籍教师处理校内外相关事宜。

    (二)优秀师资

面向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招聘优秀博士(后)、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或相当职称者),具有1年及以上海外研修经历者优先。优秀博士(后)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其他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优秀师资分别设定综合评估积分(包括教学、科研、科技转化、社会服务等成果,以及个人取得的社会性荣誉等)和科研能力单项要求,原则上须同时满足两个指标。正式录用人员给予高校事业编制,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租房补贴等,相关标准见表2

2 优秀师资引进基本要求与参考待遇

序号

学科

门类

引进标准(同时具备)

基准待遇

综评积分

科研能力单项要求

安家费

科研启动经费

1

物理学

1000

物理类期刊二区或同等级论文5篇(折算后)或一区2篇;或取得同等水平科研成果。

提供具有竞争

力薪酬(面议)

2

信息工科

700

二区或同等级论文2篇(折算后),其中博士点学科要求3篇(折算后);备注学科方向要求SCI/四区或同类论文3篇(折算后),其中二区或同等级论文1篇;或取得同等水平科研成果。

    注:①积分核算办法、学科分类可参照附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引进人才综合评估积分表(2021版)》; ②学术论文可从高向低折算(不可逆向折算),如1SCI一区论文可折算为2SCI二区论文。

    (三)双创人才

    1、申请条件

双创人才引进单位应是国内外高水平科技研发机构或技术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权威咨询机构等。

    A类人才: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高技能创新人才可放宽至60周岁;获批“四青人才”等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或具备相当水平;有5年以上在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从事研发、技术技能或管理教育培训等岗位工作经历;聚焦科技创新前沿领域,注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有丰富的科研团队管理经验,所在团队有一流高水平成果。

    B类人才: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的人才可放宽至50周岁;获批江苏双创人才、江苏特聘教授、“333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等省部级人才项目或具备相当水平;有3年以上在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从事研发、技术技能或管理教育培训等岗位工作经历;有较为丰富的科研团队管理经验,团队有高水平科研成果。

    C类人才: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至45周岁;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担任中高级职务、工作业绩突出、在业界有一定影响;曾在企业、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核心科研团队担任学术/技术骨干,所在团队取得显著成果。

    2、相关政策和待遇

学校为签订全职聘用合同且人事档案转入学校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同时在安家费、住房、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一人一议),相关标准见表3

3  双创人才引进待遇标准

引进人才类别

基础年薪

奖励性绩效工资

安置费及社保

科研启动费

其他聘用待遇

A

提供具有竞争力年薪(面议)

根据科研到账经费情况按比例奖励

提供具有竞争力 安置费,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缴纳社会保险

科研启动经费根据人才工作需要另行商议

给予人事代理岗位,特别优秀且符合政策要求的给予事业编制岗位

B

提供具有竞争力年薪(面议)

提供具有竞争力 安置费,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缴纳社会保险

C

按照学校当年待遇政策提供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缴纳社会保险


    (四)博士后

2025年面向海内外高薪招聘3名左右博士后研究人员 (师资博士后、“攀登计划”博士后)。

    1、申请条件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已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或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攀登计划”博士后要求博士毕业学校为国(境)内外知名高校(QS最新排名前200)或博士毕业学科为世界一流学科。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9011日以后出生),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科研创新潜能。须在我校全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资博士后聘期一般为2年,“攀登计划”博士后聘期为3年。

    2、相关政策和待遇

    职业发展前景广阔:“攀登计划”博士后签订师资博士后协议和优秀师资协议,办结出站手续后可直接入职我校,给予江苏省高校事业编制。师资博士后签订师资博士后协议,满足留校条件且办结出站手续后可入职我校,并按当年人才引进标准提供安家费和人才启动费。

    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师资博士后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税前),标准25-50万元/年。在站期间同时获得国家或者地方博士后人才项目支持,则在原薪酬基础之上叠加国家或者地方项目待遇。特别优秀者各类资助叠加年薪可达百万元。

    可享绿色职称通道: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符合条件的可申报高级职称。“攀登计划”博士后设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参照入职即评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人才服务保障优质:按南京市政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提供2年精装修公寓周转(拎包入住,免租金),享受与校内教职工同等工会、餐补、子女教育等福利待遇。 

 


   四、招聘专业和方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面向全球招聘英才,我们愿与您一起齐心协力,共谋学科发展,开创学院辉煌未来。

招聘学科方向:光学工程(光通信、光网络、光调控、光电探测、光电材料与器件、激光技术、光电成像、微纳光子学等研究方向)、物理学(光学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电子系统等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测量仪器、光电传感与仪器)以及其它相关交叉学科。

    五、应聘须知

    (一)报名与面试

学院全年接受报名应聘,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投递简历并与我们联系。学校定期组织集中面试工作,学院将及时遴选应聘者简历并根据学校集中面试时间,提前组织学院面试试讲工作。请应聘者注意查收面试邀请邮件或电话、短信通知。

    (二)应聘需提供材料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应聘申请表》;

2.学历、学位、职称证明、获奖证书扫描件;

3.近五年2-5篇代表作。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老师(学院人事秘书)

联系电话:+86-25-58731032

报名邮箱:请将(二)应聘材料电子版发送至wdy@nuist.edu.cn

通讯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苑藕舫楼3楼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聘表格-2025.rar